【電影】花椒之味︱愛要怎麼好好說出口?
人就是這樣,喜歡記得壞的,忘記好的。
《花椒之味 Fagara》改編自張小嫻的小說《我的愛如此麻辣》,由許鞍華、朱嘉懿監製,麥曦茵導演及編劇。鄭秀文、賴雅妍、李曉峰主演,此外,更請來任賢齊、劉德華、鍾鎮濤等友情客串,可說是集結香港、台灣與中國等演技深厚的演員。
《花椒之味》劇情主軸圍繞家庭。故事描述夏如樹(鄭秀文 飾)面對父親(鍾鎮濤 飾)驟逝,這突如其來的死訊已經夠讓人震驚,但更讓他意外的是,原來自己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妹妹,分別是台北的歐陽如枝(賴雅妍 飾)以及重慶的夏如果(李曉峰 飾)。
三姐妹平行的人生,因為父親的葬禮而產生了交集。三姐妹來自不同國家,各自擁有不一樣的家庭,不一樣的成長背景,但他們卻對家卻有著同樣的渴望。
父親逝世後,如樹幾經思考,接下了父親一手創立的火鍋店,故事也就此拉開序幕……。
「我以為他會懂。」
東方文化的內斂,有些時候過於拐彎抹角,每句話像洋蔥,得撥開一層又一層,最後才是真正想表達的話。我們都以為不直接說出口,對方也會懂。
如枝的母親(劉瑞琪 飾)關注著女兒每場比賽,以自己的女兒而驕傲,卻也為他擔心,但心底的關心要說出口時,卻變了調,成了嘲諷,成了冷言冷語,句句像刺一般戳在如枝心上。
如果的奶奶(吳彥珠 飾)擔心自己的孫女被自己給綁住,想替如果找個依靠。明明對孫女疼愛有加,表面上卻要裝得一副不在乎,拼命把如果給往外推,無論行為或者對話都是反著來。
如樹在與父親相處的機會最多,但他與父親間的距離卻是三姐妹中最遠的。父親鼓勵如枝不要放棄撞球夢,和如果透過訊息來保持連繫。但與如樹的互動卻是少之又少,每每見面都是針鋒相對,無言以對,不歡而散。
從三姐妹第一次的對談中,如樹說:「不管他選擇了什麼,他就是傷害了我們」這句話就可以讀出,他對父親最深切的怨。
三個不同的家庭,卻面臨一樣的難題:好好的把愛說出口。
「大家都是在等一個,可以原諒自己的人。」
從感化院出來後,不被接納的蘿蔔(盧鎮業 飾)來到如樹父親的火鍋店,有了一個棲身之處,對於「獲得原諒」,他深切地明白這是生命裡重要一個坎。
蘿蔔跟如樹父親相處時間最長,他可能也是最明白如樹父親對這三姐妹的愛吧。懷著一肚子話,卻什麼也說不出口,只能透過看電視轉播,透過電話,透過訊息,來獲得一些安慰。
電影第一幕,父親對著鏡頭喊著「來呀,一起。」,眼神充滿盼望愉悅,一直到電影尾聲,你才明白,原來他招手的對象正是生氣的如樹。
現在的如樹看著過去的自己負氣離去,他錯過的是父親眼𥚃的無奈與沒落,他對著過去父親的吶喊:「我不怨恨你了,我好想你啊,我好想你啊」,這句是哀傷,是悔恨,卻也是原諒。如樹不僅僅是原諒父親,還有原諒錯失時間的自己。
如果我們很努力了,但世界沒有因此而更好的時候,怎麼辦?
在性別刻版印象的窠臼中,長輩往往認為女性該如何,所謂的「成功」,不存在於女性字典。如枝母親的反應,正代表著上一代對於女性的期待是有限的。
如枝他想跳脫傳統社會對女性的框架,透過撞球來完成自己的一番事業,但卻屢屢遭受挫折,加上母親那般冷言冷語,造就了他個性無比倔強,相對來說也是最壓抑的一個角色。
「如果我們很努力了,但世界沒有因此而更好的時候,怎麼辦?」這句提問裡的「世界」是代名詞,代表的意義廣泛,對如枝來說,他的事業無法達到自己設定的目標。對觀眾而言,可能是工作、愛情,或者是生活。
而對現在的香港來說,這句或許可以解讀成,在這麼多人為了民主做出努力之時,卻沒有任何的進展,怎麼辦?
導演沒有給予答案,或許只能擦乾眼淚,繼續往前走。
你想聽「我想和你在一起」,而不是「可以和你在一起」,對吧?
如樹與前男友天恩(劉德華 飾),他們是一段很有趣的支線故事。
導演透過簡單的對話和劇情,卻表達出男女思想大不同的狀況,「言語」意義的解釋多元,造成溝通上的誤解與誤會。
因為一句「可以和你結婚」,而不是「想和你結婚」,如樹放棄與男友的步入婚姻。
而在很多年之後,他們在車上又討論起「我可以跟你在一起」、「我想跟你在一起」這件事。
女生的重點放在:「可以」、「想」;男生的重點則是:「一起」。
導演在現場也說了他的想法,他認為兩者的理解都沒有錯。男生的可以,並非代表將就、勉強,而是代表著:如果是對方想做的事,我就一起。即便那是自己不想做的事。
這條支線其實也就是再次呼應著,彼此溝通時的盲點,造成的誤會。
看完《花椒之味》時,想起了是枝裕和的《海街日記》。《花椒之味》以「火鍋店」做為女兒與父親間的羈絆,不同時空裡的同一場所,過去與現在的交疊,喚起彼此遺忘卻珍貴的回憶。
東方人似乎對於「家庭」有種強烈的執著,賦予家庭許多責任與義務。但時代更迭,家的意義也逐漸有所改變。《花椒之味》透過不同世代間來呈現「家」的定義。
導演在劇情上的安排許多前後呼應的橋段。例如,醫生浩山(任賢齊飾)認為如樹不適合開車,但電影結尾時如樹卻坐上了駕駛座,手握方向盤,決定了自己的方向,也意謂著女性的獨立自主。我相當喜歡這個呼應。
另外,我也非常喜愛電影中每個背影的畫面,時間停格,但卻讓人深深感受到百味雜陳的情緒。渲染力十足。
《花椒之味》是部很單純動人的親情小品,表現20、30、40世代對生命歷程的思考,以及情感表達的不同方式。三姐妹心裡的不同的傷,卻讓他們相知相惜,在生活中互相扶持,給予彼此勇氣癒合傷口,與親人間的和解更是打動人心,帶給觀眾無比溫暖。
看電影新訊看看貓 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m.letter/
看影評劇評看時事 medium: https://medium.com/@imletter.w
聊垃圾話東聊西聊 Plurk: https://www.plurk.com/imletter_w
—
如果你/妳喜歡本篇 Medium 的內容,來動動手指按五下「拍手」!
(多多益善️。10下不嫌少、50下不嫌多。你/妳的鼓勵是我寫文的最佳動力~)
歡迎Follow我的帳號,我會持續分享更多優質內容。
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,與我互動!
最後,歡迎轉發文章給所有對這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們。感謝你/妳的閱讀。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