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劇】俗女養成記︱ 無論你現在扮演什麼角色,你都值得被愛
今年一定要看的台語戲劇。
《俗女養成記》故事的敘事線分為兩部分,幼年時期的陳嘉玲與成人時期的陳嘉玲。
透過陳嘉玲的視角建構起整部劇的主軸,透過他的口白陳述劇裡的每個女性。角色鮮明個性立體,他們的一舉一動活生生地就像是你生活中曾出現的人物,是阿嬤、媽媽、女兒、孫女,同時扮演著不同角色,是婆婆、媳婦,是另一半。
在《俗女養成記》裡的男性角色則是綠葉型的存在,阿公、爸爸、叔叔、未婚夫、青梅竹馬,他們完美撐起每一條支線故事,更完整襯托女性在不同時代,不同社會背景下的生命歷程。
從10歲到60歲,在劇中都有其代表人物。在你沒有察覺的時候,已經走進故事裡,在劇中角色身上找到屬於你的人生記憶。雖然《俗女養成記》是一齣獻給六年級女生的情書,但對於父母輩的觀眾們來說,這也是一部讓他們回溫生活記憶的作品。
劇中的每個故事都涵蓋著不同意義,但是隨著每個人的生活經驗不同,觀賞時也會有不同的感觸。大家請務必親自觀賞這部劇,感受劇裡的喜怒哀樂,生活的酸甜苦辣,以及眾演員強大的演技,絕對不會讓你失望。
「我是陳嘉玲,一個住在台北,
但是永遠不是台北人的台南女兒。
今年39歲,這輩子最擅長的就是在照相的時候閉眼。
沒房沒車沒老公沒小孩,一轉眼就要40了,
我的人生好像一事無成,動彈不得。」
在人生每個階段裡,我們會被這個社會賦予不同的任務,外界也會用各式各樣的標準來衡量你。小時候比較身高體型、考試成績,長大後比較工作薪水、男女朋友⋯⋯。(對,這也是過年時萬年不變的 SOP 問答。)
不過,再多的要求再多的期許,終極目標都指著同一個地方:結婚生子。但你以為完成這已經是終點嗎?不,接下來會開始比較你的下一代,然後再次惡性循環,宛如一場永遠醒不來的惡夢。
陳嘉玲參加前男友婚禮的那場戲,令人印象深刻。婚禮現場就像是大型同學會,聊天話題圍繞在工作、婚後生活,小孩教養……。
陳嘉玲掛著一個董事長特助的頭銜,但終究不被認同是有能力的女人。工作能力被否定又未婚的他覺得不自在卻又不想服輸,硬是坐在那裡強顏歡笑,借酒澆愁。
喝醉的陳嘉玲嚴重失態,同行的朋友送他上計程車後,有些嫌棄的下結論:「20歲喝醉酒是可愛,40歲喝醉酒那是可憐。」社會的期盼,像一個無形的框架套在我們身上,在哪個年紀就要有那個年紀的樣子,你得符合,不然就是離經叛道。
這個段落透露了尷尬、心酸、無奈的情緒,濃厚到溢出了螢幕。
有人的地方就是社交場合,在社交場合就得展現光鮮亮麗,膨脹自我,不符合社會潮流的人們就得被貼上標籤,負面的標籤。
就算你有所成,東比西比永遠比不完,比久了你也就覺得自己一事無成了。
《俗女養成記》就是一部帶你回顧自己看似一團亂毫無成就的生活,再告訴你,不論是你的過去或現在一切都很好,未來也會是,你值得被愛。
「對你而言,快樂是什麼?
你有想過自己1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嗎? 」
整體來說,兩條敘事線的比例,兒時成長故事佔了戲劇較大的篇幅,因為那是陳嘉玲人格養成的過程,影響著他每個人生階段。
這或許可以解釋,當陳嘉玲站在抉擇十字路口時,為什麼選擇回到台南,為什麼選擇蔡永森,為什麼選擇買下那棟鬼屋。
所有的想法一開始都只是一顆種子,接著在某個時刻才會開始發芽成長。面試官的提問則是觸發種子的關鍵。
透過面試官最後的發問,讓他想起自己要的快樂是什麼,想起很多年前他對自己生活的想像。
「原來根本沒什麼好怕的嘛!」
「對啊,常常都是這樣,那都是自己想的,
其實根本就沒有什麼好怕的。」
劇中最喜歡的橋段在最後一集。
長大後的陳嘉玲買下了那間荒廢已久的「鬼屋」,在那裡他遇見了害怕鬼屋的小嘉玲。小嘉玲環顧著「鬼屋」後笑著跟長大後的陳嘉玲聊起天。
這一幕代表著他與自己的和解。
很多時候,生活中的憂鬱和焦慮,都是源自於自己的恐懼,愈是抗拒反而被束縛,反而你選擇放下與接受後,後續發展卻比你想像中好。
看著這樣子的陳嘉玲,就覺得心裡很踏實。好像陳嘉玲幸福,自己也可以幸福。
真的好喜歡這部作品。
最後,想用這段話做結尾,這是陳嘉玲對自己講的話,也是每個人應該提醒自己的。
「親愛的陳嘉玲,妳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?忘記這輩子其實很長,長到妳可以跌倒再站起來,作夢又醒過來。妳又是從幾時開始忘記了,這輩子其實很短,短得妳沒時間再去勉強自己,沒時間再去討厭妳自己。
親愛的陳嘉玲,從現在開始,從這裡開始,不要再忘記了,我想要對妳說,對不起,謝謝妳,還有,我愛妳。」
看電影新訊看看貓 Facebook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im.letter/
看影評劇評看時事 medium: https://medium.com/@imletter.w
聊垃圾話東聊西聊 Plurk: https://www.plurk.com/imletter_w
如果你/妳喜歡本篇 Medium 的內容,來動動手指按五下「拍手」!
(多多益善️。10下不嫌少、50下不嫌多。你/妳的鼓勵是我寫文的最佳動力~)
歡迎Follow我的帳號,我會持續分享更多優質內容。
有任何問題或意見都可以在文章底下留言,與我互動!
最後,歡迎轉發文章給所有對這主題有興趣的朋友們。感謝你/妳的閱讀。
延申閱讀:
隨著OTT平台日益蓬勃發展,觀眾在戲劇的選擇更多元。中國、日韓及歐美作品來勢洶洶,競爭激烈,台劇仍努力殺出一條血路,在經費有限的狀況做出屬於台灣的作品,這次欲推薦的作品,是本年度口碑極佳的公視迷你短劇-《奇蹟的女兒》。medium.com
發佈留言